一曲新词酒一杯,去年天气旧亭台,夕阳西下几时回?
无可奈何花落去,似曾相识燕归来,小园香径独徘徊①。
【注释】
①“无可奈何”三句:晏殊另有《示张寺丞、王校勘》七律一首:“上巳清明假未开,小园幽径独徘徊。春寒不定斑斑雨,宿醉难禁滟滟杯。无可奈何花落去,似曾相识燕归来。梁园赋客多风味,莫惜青钱万选才。”其中有三句与此词同,只差别一字,即“香径”作“幽径”。
【语译】
去年,也是这样的天气,就在这座亭台上,我一杯在手,喝着酒,倾听你为我唱一曲新词。美好的时光太短暂了,犹如西下的夕阳难以久留,也不知几时还会再来。
怀着无可奈何的心情,眼看着花儿都纷纷零落委地了。只有燕子又飞了回来,好像是过去曾经认识似的。如今,在这落花飘香的小路上,我独自留连徘徊,寻找着失去的梦。
【赏析】
晏殊的词,实以这首小令最著名,主要因为有“无可奈何”两句。如“注释”所引,这两句并见于他的七言律中,诗词中都用,可见作者自己也十分满意。那么,究竟是先有诗、后取而成词呢,还是先有词、后取而成诗,这不容易断定。但偶句在这首词中自好,而在律诗中就不见得怎么出色了。所以论词者说它“自是天成一段词,著诗不得”(沈际飞《草堂诗余正集》)。“意致缠绵,语调谐婉,的是倚声家语,若作七律,未免软弱矣”(张宗橚《词林纪事》)。王士禛甚至举此作为诗与词分界中能代表词的特色的例句。(见《花草蒙拾》)可见佳句也还得置于全篇之中,才能真正体现出它的妙处。
“一曲新词酒一杯”,词的首句,说者也有不同的理解。它究竟是眼前事呢,还是去年事,或者竟是去年与眼前都有同样的事?我们认为它说的是往事。第二句中“去年”、“旧”,说的虽然是“天气”、“亭台”,但实在也兼及听曲、饮酒,说它非眼前之事;只是在句法安排上,让它置于发端,以突出往昔的欢乐,其实也就间接地强调了今日的惆怅。眼前事,直到词的末句才说出,可以说是用了一种倒叙的手法。当然,今昔是联系着的,有人说是一种“叠影”。反正有今昔相同的,那就是环境,即天气和亭台;有完全不同的,那是人事,去年饮酒听曲;如今独自徘徊。一二句都用上四与下三排比或自对的形式,句法潇洒,且增强了两句相关的感觉。因为是说物是人非,所以接第三句就十分自然。“夕阳西下几时回”与“送春春去几时回”用意相似,都为表现惋惜与感慨,是不必对诘问作出回答的。李商隐有“夕阳无限好,只是近黄昏”(《乐游原》)诗句,词即借用其意。所以夕阳西下是否当时实景并不重要,写此句主要还在借景抒发内心对好景短暂的留恋和良辰难再的感叹。
下片“无可奈何”一联之妙是多方面的。从对偶来看,自然工巧。历来多有赞语,如杨慎曰:“‘无可奈何’二语工丽,天然奇偶。”(《词品》)卓人月曰:“实处易工,虚处难工,对法之妙无两。”(《词统》)等等。从诗意蕴含来看,也耐人寻味。“花落去”,是惜花,也是惜人,也许就暗示去年唱“一曲新词”的那位,是说她终不免“春去秋来颜色故”呢,还是别有所指,这只能凭我们的想像了。“燕归来”,则暗示人不归,这又增加了人事难料的感触。词人面对这无情的现实,除了“无可奈何”外,大概很难再找出别的词来形容心情了。所以贴切自然。说“似曾相识”,也许是想到燕子曾是去年此地欢会的见证者,所谓“旧事飞燕能说”,那么,燕子对今昔的变化也该感到惊讶罢!总之,为人留下不少想像的余地。从两句连接上下文来看,也特别自然紧密。“无可奈何”句很像是对“夕阳西下几时回”的答复。因为日落与花落的象征意义完全一致,而这种事情谁也奈何不得。“花落去”与末句“香径”相关;“燕归来”又自然逗出个“独”字。词人此时追寻旧梦、怅然若失的情景,在最后点出,因为有了前面的种种描写,反面显得更加情意缠绵、韵味悠长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