纷纷坠叶飘香砌①。夜寂静,寒声碎。真珠帘卷玉楼空②,天淡银河垂地。年年今夜,月华如练③,长是人千里。
愁肠已断无由醉。酒未到,先成泪。残灯明灭枕头攲④,谙尽孤眠滋味⑤。都来此事⑥,眉间心上,无计相回避。
【注释】
①香砌:“砌”就是台阶,用“香”字形容,表明台阶的周围有花木。 ②真珠:同“珍珠”。 ③练:白色的绸。 ④攲:倾斜,这里是斜靠的意思。 ⑤谙尽:尝尽。谙,熟知。 ⑥都来:算来。此事:指别愁离恨。
【语译】
叶儿纷纷下坠,飘落在周围有花草的台阶上,夜一片寂静,可以听见带寒意的瑟瑟声。卷起珍珠帘子,玉楼是那么空荡荡。天宇微茫,银河已倾斜低垂,与远处地面相接。每年今天夜晚,月光都皎洁得像白色丝绸,而亲人总是远在千里之外。
愁肠早已寸断,想借酒以求一醉也没有办法了。再说喝酒又有何用?酒还未落肚,先就化为泪水了。以一盏油将尽的忽明忽暗的灯为伴,独自彻夜地靠在枕头上不成眠的滋味,我是太熟悉了。看来这种离别之苦,无论是眉头心上,都是没法回避得了的。
【赏析】
这也是一首抒发别情的词,与上一首《苏幕遮》是同时之作也难说。因为两首词所写的环境、季节和主题,有些说法如酒入愁肠化泪,以及上阕写景引出人在千里外、下阕抒别离之苦情的章法等等,都十分相似。
上阕分两层写秋夜景物。一层从听觉上写,一层从视觉上写。先说“坠叶”,知为秋季,草木摧败零落,其意萧条,与“夜寂静”的环境气氛彼此烘托。因为寂静,所以才听得见细微的声音,从声音中可分辨出那是树叶不断地飘落在阶台上。可知首句也是听中所得。“寒”点秋;“碎”字紧扣“纷纷”,同时都写声音给人以孤寂凄凉的感受。然后转入写楼中所望。晚间安寝,通常都低垂帘幕;现在愁思难寐,故卷帘眺望夜色。“玉楼空”是说亲人不在,楼中显得空旷寂寥,写感受,也暗示不眠的原因。接着是眺望所见,天色微茫,银河低倾,又暗示夜已残,时已久;而隔断双星的银河,更增自己不能与亲人团聚的感慨。末了写到明月,这与离情别恨最相关的景物。“年年今夜,月华如练,长是人千里。”谢庄《月赋》有“隔千里兮共明月”之句。前人诗中,以白练喻江水、飞瀑者多有,如谢朓诗“澄江净如练”(《晚登三山远望京邑》)、徐凝诗“千古长如白练飞”(《庐山瀑布》)等等,今用以比月光之洁白明亮也恰好,所谓月光如水是也。从“年年今夜”等话看,好像时值中秋,明月该是圆的。月圆而人不圆,所以对月而兴“人千里”之叹。“长是”二字又加重了分量,说明如此之离别,已成常事;或者竟已一别多年了。末三字既明确交待人分两地,千里相隔,下阕就可直接转为抒写内心别恨了。
“愁肠”三句与《苏幕遮》中“酒入愁肠,化作相思泪”虽同一机杼,造句却更多曲折。(一)因愁思难禁,想借酒求醉;这一层意思不言可知,故省去。(二)从传统形容愁思的代词“肠断”或“断肠”上做文章,将虚夸之词指实,说肠既已断,即使想喝酒也喝不成了。这话就成了痴语,而痴语也就是情语。这一层出了新意。(三)然后再退一步说,即使能喝,也无济于事,因为“酒未到,先成泪”,用“未”用“先”,又比单说酒化泪更甚更曲。词称“曲子”,自然是“歌曲”的“曲”,但又何妨同时当作“曲折”的“曲”来理解,因为与诗相比,语言表达上更为婉曲,自是词的特点。然后写不成眠,独个儿靠在枕头上,对着荧荧一点青灯,整夜地受着苦思失眠的熬煎,这滋味真是尝够了。“残灯明灭”照应前“银河垂地”,说夜将尽。“谙尽”应前“长是”,“孤眠”应“玉楼空”,用词都极严密。同时也把上阕所写夜闻落叶坠阶声、卷帘眺望星光月色等等,都连成一气了。结尾不借他物、无所依傍地直接说此恨难以排遣。这看似容易,但要说得好,实在比肠已断、酒成泪之类的用巧更难,更须上乘的语言功夫。所以后来李清照作词,也本其意而说:“此情无计可消除,才下眉头,却上心头。”(《一剪梅》)王闿运说:“‘都来’即‘算来’也。因此处宜平,故用‘都’字,究嫌不醒。”(《湘绮楼词选》)解说是对的,“究嫌不醒”的话,近乎苛责。“都来”即“算来”,诗词中用得很普遍,非此词独有。如冯延巳《谒金门》词:“年少都来有几?自古闲愁无际。”欧阳修《青玉案》词:“一年春事都来几?早过了,三之二。”范成大《念奴娇》词:“人世会少离多,都来名利,似蝇头蝉翼。”杨万里《过白沙竹枝歌》:“耕遍沿堤锄遍岭,都来能得几生涯?”等等。总之,此词是情景俱佳的名篇,与上一首同为范词的代表作。
范仲淹尚有《渔家傲(塞下秋来风景异)》一首,被词史研究者认为是“豪放派”词的先声。词写“四面边声连角起。千嶂里,长烟落日孤城闭”的边塞风光和“浊酒一杯家万里,燕然未勒归无计”、“人不寐,将军白发征夫泪”的戍边情事。欧阳修称其为“穷塞主”词。此本不选,可见彊村划分诗词界线甚严,特重词之婉约传统,尤其对北宋词,更把“以诗为词”、“以文为词”之作,全都摒弃在外。所以连苏轼的《念奴娇(大江东去)》也没有收录。这算不算一种保守态度,自可讨论。但我们却由此可以看出占主体地位的词作的风格特点,在宋代的发展脉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