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金陵凤凰台
凤凰台上凤凰游,
凤去台空江自流。
吴宫花草埋幽径,
晋代衣冠成古丘。
三山半落青天外,
一水中分白鹭洲。
总为浮云能蔽日,
长安不见使人愁。
【题解】
李白是中国诗人中最富激情、最有个性的一个,他的想象如天马行空。李白很少写格律谨严的律诗,似乎不愿受太多的约束。然而,天才毕竟是天才,他的《登金陵凤凰台》一出来,就成了唐代律诗中脍炙人口的杰作。
这首诗写于唐玄宗天宝年间,是李白被迫离开长安、南游金陵(今江苏南京)时所作。也有人认为是作者流放夜郎遇赦返回后所作。从题目可知,这是一首登临眺览之作,在吟咏古迹中,隐寓着伤时的感慨。
句解
凤凰台上凤凰游,凤去台空江自流
凤凰台上曾有凤凰翔游,而今凤凰去了,台空了,只有长江水兀自不停地东流。
凤凰台,故址在今南京凤台山。相传南朝刘宋元嘉年间,有异鸟翔集山间,时人谓之凤凰,于是起台于山,山和台由此得名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,凤凰是百鸟之王,非梧桐不栖,非灵泉不饮,非竹食不吃,集美善于一身,因此凤凰来仪是天下安宁、君有仁德的瑞应。如今,诗人登临其上,那些曾经翔游于此的凤凰早就没有了,只剩下一座空旷落寞的台子。
这两句语虽浅近流畅,但调子绝不轻快,诗人怅然若失,别有所思:那祥瑞之鸟为什么现在没有了呢?他抬眼望去,但见长江无语,不管世道如何变化,兀自不停地东流。
吴宫花草埋幽径,晋代衣冠成古丘
金陵曾是六朝古都,江南繁盛之地。“吴”,指东吴孙氏政权,“晋”,指东晋司马氏政权,都曾建都于此。“衣冠”,冠为礼帽,士大夫衣冠有礼制规定,这里代指士族缙绅。诗人登上凤凰台,只见昔日繁华的吴宫已经荒芜,花草掩没着荒野小径;东晋的名门望族也都烟消云散,空留下一座座古坟荒丘。诗人目睹历史遗迹,心中颇多感慨,世事更迭,朝代兴废,一切都如过眼云烟。
三山半落青天外,一水中分白鹭洲
在触景生情、凭吊历史之后,诗人的思绪回到了眼前,将目光投向自然。只见远处的三山,有半截高耸在青天之外;一道江水,被白鹭洲从中阻隔,一分为二。
“三山”,在金陵西南的长江边上,三峰并列,南北相连,远远望去,山岚水气,若有若无,半隐半现。陆游《入蜀记》载:“三山,自石头(城)及凤凰台望之,杳杳有无中耳,及过其下,则距金陵才五十余里。”白鹭洲,是金陵西长江中的一个小岛,因常有白鹭集聚而得名。秦淮河经金陵,西入长江,因白鹭洲在江心而中分为二。有的版本作“二水中分白鹭洲”。
这两句描绘逼真,状物工细,但境界阔大。从局部看,两句似纯是写景,而从全诗看,已暗为末联作了过渡。因为诗人的目光已经开始转向西北方,那正是唐都城长安所在。
总为浮云能蔽日,长安不见使人愁
总因浮云遮住了太阳,见不到长安,使人忧愁。这两句寄寓着诗人眷念朝廷、关心朝政的深意。李白在玄宗身边呆了不到两年,就遭到权贵幸臣排挤,受到冷遇,最终被迫离开。他一路漫游,饱览山水,但始终关注政治,所谓“身在江湖,心存魏阙”。长安是朝廷的所在,日是帝王的象征。“浮云蔽日”是诗人西北望长安所见,暗喻皇帝被奸邪权小包围,自己报国无门,空有忧愁之心。陆贾《新语·慎微篇》曰:“邪臣之蔽贤,犹浮云之障日月也。”早在待诏翰林后期,李白就曾说过类似的话,如“紫阙落日浮云生”,“浮云蔽紫烟,白日难回光”,“直上青天扫浮云”等等。
评解
本诗将登临、览胜、怀古、写景、抒怀统统收摄,糅和在忧国伤时、壮志难酬的情绪内,无论在思想上,还是艺术上,都高出一般的登临览胜之作。
关于这首诗,还有一桩有趣的“诗案”。据说李白早年游黄鹤楼时,曾欲题诗,但当他看到崔颢所题《黄鹤楼》后,竟罢手而去,说:“眼前有景道不得,崔颢题诗在上头”。崔颢诗曰:“昔人已乘黄鹤去,此地空余黄鹤楼。黄鹤一去不复返,白云千载空悠悠。晴川历历汉阳树,芳草萋萋鹦鹉洲。日暮乡关何处是?烟波江上使人愁。”人多认为,李白的《登金陵凤凰台》就是拟此诗格调而作,并欲同崔一较短长。两诗高下,读者各有见解,多认为工力悉敌。清《唐宋诗醇》说:“崔诗直举胸情,气体高浑;白诗寓目山河,别有怀抱,其言皆从心而发,即景而成,意象偶同,胜境各擅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