杜审言,字必简。要推求他的祖先,最有名的一个人是晋朝的杜预。杜预是杜审言十一代的远祖,他本是一位名将,平吴有功,封为当阳侯;同时也是一个大学问家,为“十三经”里边的《左传》作过注解。据史传记载,杜预是京兆长安人,当时西晋建都也是在长安。后来到了南北朝的时代,北方大乱,杜审言的一个先世的祖先就迁居到湖北的襄阳。再到后来,杜审言的父亲杜依艺,在巩县做县令,又迁到了河南的巩县。所以他的籍贯是相当复杂的。
杜审言诗歌的主要成就体现在五言律诗上。明朝的一个文学批评家胡应麟在其文学批评著作《诗薮》中说:“唐初五律,必推杜审言为作者。”为什么要这样说?难道在唐朝初年就没有其他人写五律了吗?当然不是。我以前曾经多次说过,中国的文字是单形体、单音节,而且中国的文法也不像西方那么严格,所以特别适合于对偶。可刚刚尝试运用对偶的人,他们对于句法结构怎么样变化,安排得不是很好,因此,他们虽然也对偶,却总是对得太平顺。我们知道,对偶的复杂化是律诗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。虽然一段历史的演进很难说是从某一个人才开始的,可整个的、根本的潮流必然有某种趋向,而杜审言的五言律诗很明显地体现了这种趋势,所以我们才说杜审言是初唐近体诗完成的一个重要作者。
我们说杜审言重要,不仅是因为他在整个唐朝的诗歌演进上有重要的地位,而且因为他对后来的杜甫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。杜审言是杜甫的祖父。你要知道,天下很多事情都是有一定因缘的。一件事情的出现,一个天才人物的完成,往往是由种种机会、种种因素促成的。杜甫之所以成为唐代的一个最重要的作者,我以为这与他的家学有很密切的关系。
为什么这样说呢?杜甫出现以后,他不仅对于古体诗的好处、思想性这方面有充分的认识,而且对于近体诗的好处、艺术性这方面也能够接受。长远的眼光和博大的胸襟,对于诗歌的各方面兼容并蓄,使他成为唐朝的一个真正的大家。
杜甫不轻视律诗,他的律诗成就非常高,可以说,中国的七律是从杜甫才写出最好的作品。而杜甫之所以能把律诗写得这样好,这与他祖父的律诗写得好有相当大的关系。他在给他儿子所写的一首诗中曾经得意地说“诗是吾家事”,他叫他儿子也作诗,说作诗就是我们家的家传,可见他是很尊重其祖父的。不但如此,在他早年刚刚学习写律诗的时候,就已经明显受到了杜审言的影响。比如杜审言写过这样两句诗:“绾雾青条弱,牵风紫蔓长。”“绾”就是拿一块很软的丝绸或丝线,把一个什么东西缠绕起来;“绾雾”指缠绕着烟雾。被烟雾缠绕的是什么?是嫩绿的枝条。因为刚刚长出来,所以还很“弱”。这个“弱”就是说枝条very soft,very gentle,还是很柔嫩的。“牵风”是被风牵引,是什么被风牵动了?是紫色的藤蔓。我不知道大家注意过没有,一些草木刚刚长出来的柔嫩的枝条是有点紫色的,然后才慢慢变成绿色,所以称为“紫蔓”。如果让我们用通顺的句法来说,这两句可以说是:柔嫩而碧绿的枝条被烟雾缠绕着;紫色的刚长出的藤蔓被风牵引得很长。可以看出,他在对偶之中不像“树树皆秋色,山山唯落晖”那样很平顺地展开,而是有了一种颠倒——他可以把动词或形容词搬到前面去说;另外,他把用散文需要很长句子才能说明的,只用很短的两句就说清楚了,把文法浓缩而且简化了。于是有了一种颠倒错综的变化,这是杜审言在五律创作中最可注意的一点。
我们从杜甫早期的诗里边可以清楚地看到他受其祖父影响的痕迹,比如杜甫曾写过这样两句诗:“林花着雨燕支湿,水荇牵风翠带长。”(《曲江对雨》)“着”是沾湿了,“林花着雨”就是说林子里边红色的花朵沾湿了雨点;“燕支湿”——朵朵红花好像是女子脸上所擦的胭脂,而那沾湿的雨点就像是胭脂色的脸上被泪痕染湿了。“水荇”,《诗经·关雎》上说:“参差荇菜,左右流之。”“荇”是水里的一种植物。这句是说,因为风吹着水,水就向一个方向流得很快,所以水中的荇菜也被风牵动,像翠色的带子一样流得很长。前面杜审言那首诗说是“牵风紫蔓长”,这里杜甫就变成“水荇牵风翠带长”了。你看他的变化、他的继承,他不是死板地继承,但这中间的确有受到影响的痕迹。
我们来看杜审言的一首《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》:
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
独有宦游人,偏惊物候新。
云霞出海曙,梅柳渡江春。
淑气催黄鸟,晴光转绿。
忽闻歌古调,归思欲沾巾。
这首诗题目的第一个字“和”,我念的是hè。你要读中国的古书,特别是古代的诗歌,对于每一个字的声音一定要很讲究,因为它的平仄都非常重要。比如这个“和”字,当它是形容词的时候,像温和、和暖,这个我们念hé;当它是动词的时候,我们就要念hè了。
那什么叫“和”呢?你要知道诗歌后来发展了,不但注重格律,而且成为一种应酬的艺术。《诗品·序》里说“嘉会寄诗以亲”,就是当你有了好朋友时,你就把你的感情寄托在诗里边,表示你们之间亲近的感情。所以你作一首诗给我,我便作一首诗回答你,这个就叫作“和”。另外,音乐里边不是常常有“和声”吗?就是说你这里有一个声音,那里就有一个反响;同样,作诗的时候,如果第一个作者作诗了,然后有第二个作者就酬答他一首诗。可是我们不说是酬答,而说是“和”,这里边就有点分别了。因为酬答是自由的,你写五言的,我可以回答你七言的;你写的是七言,我回答可以是五言的,这都没有关系。我不一定跟你用一样的体裁。另外,酬答里边也有比较严格的,就不单是酬答,而是“酬和”了。“酬和”的诗有几种不同的层次,第一种是用同一的形式:你用的是五律,我也要用五律。第二种是不只用同一的形式,而且是同一个韵目。什么是“韵目”呢?“韵目”就是给某一类同韵的字定一个题目,好管它叫什么韵。中国诗歌在南北朝时期就已经注重声韵了。发声的子音,像b、p、d等就是声,a、o、e等就是韵。比如说东、红、中、通、风,这些字都是“嗡嗡”的声音,它们都是同一个韵。可是同一个韵的字很多,那么多归成一类,就是一个group,给它起什么名字呢?于是有人把这些同韵的字排列起来,恰好第一个字是“东”,他们便把这一堆字都叫作“东”韵的字,这就是所谓的“韵目”了。刚才我们讲和诗要用同一韵目,也就是说在押韵的时候,如果你的原作押的是东、红、风等字,我的和诗不必也用这几个字,我可以用中、通、空等等,我们用的韵字虽然不同,可这些字都是同一韵目里边的,这是一种和法。第三种和法是不仅用同一个形式、同一个韵目,而且要用同样的韵字。就是说你第一句如果押的是“东”字,我也要押“东”字;你第二句是“红”,我也用“红”;第三句不押韵,你第四句是“中”,我也用“中”:凡是你用什么字,我也用什么字。这是最严格的一种和法,它另外有一个名字叫“步韵”,也就是Step by Step,一步一步的意思。杜审言这首诗是和人家的,因为原来那首诗没有传下来,所以它究竟属于哪一类的和诗,也就不清楚了。
大家知道,近体诗的形式在初唐就已经完成了,所以初唐诗歌特别重视艺术性。重视艺术性不只是说要重视形式,而且要透过艺术的形式,在内容上也注重一种配合的艺术。什么叫配合的艺术呢?我们看这首诗的题目是《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》,“晋陵”是江苏省的一个地名;“陆丞”是在晋陵县做县丞的一个姓陆的人,是这位陆丞早春时到外边去游春远望,先写了一首《早春游望》,然后杜审言也要写一首《早春游望》来和他。既然这样,他就要把回答的意思写出来,不但是写《早春游望》,而且是回答一个在外面做官的人的《早春游望》,你一定要看他回答的是什么人,这个对象是怎样的身份。这就是初唐的诗歌,它既要讲究格律及押韵等问题,又要非常切合题目的意思。现在我们就来看一看,在这么严格的形式之中,杜审言是怎么样写的。
这是一首律诗,律诗一共八句,分成四联:一、二句叫“首联”;三、四句叫“颔联”;五、六句叫“颈联”;七、八句叫“尾联”。当然我们也可以分别说成是第一联、第二联、第三联和第四联。
我们先看首联:“独有宦游人,偏惊物候新。”诗的好坏,它能否使人感动,一个是看它有没有可以使人直接感受到的鲜明的形象,另一个是看它叙写的口吻和句子的结构。在这一联中,“独有”与“偏惊”相呼应,他的口气是加重的。什么叫“宦游人”?我们说“游”,你可以出去旅游观光、游山玩水,这都叫“游”,可是“宦游”呢?“宦游”是因为做官的缘故而远行在外。古代做官的人,朝廷派你到哪里去,你就应该到哪里去,而且那时也不像现在交通这么方便,你虽然离开很远,却随时可以回来。在古代,到一个地方去是很艰难的,你去了之后,就要担当起那里仕宦的责任,不能够随便探亲就回来了,因为你的身体是不自由的。
中国诗歌里有仕与隐这样一个重要的传统,用弗洛伊德的话说,就是有一个情结。我们说仕与隐这两方面都不是很单纯的,并不是说我做官就是做官,隐居就是隐居。其实,仕宦这方面有仕宦的欢喜和悲哀,隐居这方面也有隐居的欢喜和悲哀,这中间是非常复杂的。我们还是看这两句诗,他说,单单只有那些因为仕宦而漂泊在外的人,才“偏惊物候新”,“偏”就是特别(especially),他们就特别觉得“惊”,to be moved——感动、惊心。被什么感动惊心?是“物候新”。
“候”是节候,指季节和气候。钟嵘在《诗品·序》中说:“气之动物,物之感人,故摇荡性情,形诸舞咏。”中国古人认为,是宇宙间阴阳二气的运行,才产生了天地万物与四时晨昏,而外物节候的转变会使人的内心也受到感动。春天是万物更新的季节,草又绿了,花又开了,而对于“春花春鸟”感慨最深的是谁?是那远行在外的游子。我可以举一个例证,晚唐诗人李商隐一生很少有机会留在中央政府做官,他一直都是在各地宦游,他曾经写过这样一首诗:“春日在天涯,天涯日又斜。莺啼如有泪,为湿最高花。”(《天涯》)他说,又是一个春天来到了,在这美好的季节,我本该跟自己亲近的家人在一起欢聚,可现在我流落天涯,更何况又到了日落黄昏的时候,一天又过去了。“莺啼”的“啼”本来是说鸟鸣,可“啼”字也可以使人想到啼哭,所以他接着说:假如黄莺鸟的啼叫真是哭泣,真有眼泪的话,那么请为了我的缘故,为我这有家不得归的游子,把你的眼泪沾湿到最高枝的花朵上——这正是“宦游人”之“偏惊物候新”,说的是春天节物惊心,宦游人在天涯的悲哀。
在杜审言这首诗中,他和的是“晋陵陆丞”,对象的身份是“宦游人”,节候是“早春”,而他把形式跟内容、跟作诗的对象结合得这么好,写得这么美!当然,“物候新”是望中所见的景象,那“物候”怎么新?他要写早春,还要游,还要望哪!你早春时如果关在家里闭门读书,那就什么也看不到了,连谢灵运都要“褰开暂窥临”——拉开窗帘一看,才看见“池塘生春草,园柳变鸣禽”(《登池上楼》)的,所以接下来他就要写“游望”了。
“云霞出海曙,梅柳渡江春。”这是很有名的两句诗。西方语言学家把语言传达情意的主要作用分为两种:一种是语序轴上的作用,一种是联想轴上的作用。语序轴就是说你叙述的口吻,句法、章法的结构(structure),你怎么样说的;联想轴是说语言中的每一语汇都可能引起读者的多种联想。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说,中国诗歌的语言在语序轴上比西方诗歌的语言更富于变化。因为西方的文法很严格,什么都要说得很清楚,而中国的文法是非常宽松的,一句话你可以颠来倒去地说,这样自然就比较适合于对句,这是中国语文的一个特色。我们一定要知道我们自己的语文特色是怎样的,才可以把它写得更美、更丰富,也更具艺术性。
“云霞出海曙,梅柳渡江春”就是一个很复杂的对句,“曙”是晨光,因为江苏晋陵靠近海边,所以是“海曙”。他说,你破晓之前去登山临水向远处眺望,你看到太阳是怎么样出来的?是从海上出来的。你先是看到东方灰蒙蒙的一片天空,然后从海面上透出一点红光,接着越来越亮,最后,一个大火球就跳出来了!这时,满天的云彩在朝日的映照下,金色的、红色的、黄色的变幻着丰富的色彩,这一句写的是晨光之美。接着,“梅柳渡江春”。他说,你就看到春天来了。春天是怎么样来的?是从梅花开、柳树绿看出来的。因为中国的气候总是南方比较暖,北方比较冷,所以是江南的梅花先含苞,江南的柳树先有了朦胧的绿色,然后春天的脚步才慢慢地渡过江来,接着,江北的梅花也开了,柳树也绿了,春天也来到了。你看这真是艺术!有时候你要仔细观察就会发现,即使同一棵树,也是向着太阳的树枝先开花,背着太阳的树枝晚开花,大自然的现象确实是如此,而诗人就把这种细致精微的感受表达出来了。这一联描写的景物很复杂,但是他写得很浓缩。
同时你还要注意,这两句写了早春游望所见,他一方面写得非常精美,另一方面又写得非常开阔,有一种“气象”在里面。什么是“气象”呢?“气”就是一种精神,是精神上有一种开阔博大的规模、形式,所以叫“气象”。同样是写早春,南宋的词人说:“小叶两三,低傍横枝偷绿。”他说春天刚刚来,叶子开始绿了。叶子是怎么绿的?是有两三个低低的叶芽在一个横的树枝上偷偷地绿——在没有人注意到的时候,它变绿了。也是写“物候新”,也写得非常精美真切,可是你看他写的就显得太狭窄了。人家杜审言那真是有气象!有时气象很难说,中国常常说一个人作诗,就可以从诗中看出你这个人的胸襟、怀抱、品行,甚至于命运和未来。所以有人认为,人在小时候作一首诗,如果开阔博大,那他将来的前途就会远大;如果一下笔就显得没有生气,那他就不会有什么前途了。这个很难说,但这一定是关乎作者的。就作者个人而言,这与你自己的胸襟、气度、怀抱、修养有关系;同时,就整个时代而言,一个走上坡路的兴盛的时代与一个走下坡路的没落的时代,其作品的气象是不同的。南宋的后期已经是将近灭亡了,所以这时的作品缺乏一种气象;而初唐是一个大一统的时代,经过六朝对四声八病的讲求,经过了南北文化的集大成,诗人们对于自己的语言文字的反省,对于其特美的认识越来越清楚,所以初唐诗歌从一开始就表现出一种开阔博大的气象,形成了这样一个好的形势。
“淑气催黄鸟,晴光转绿。”什么是“淑气”呢?《诗经》上说“窈窕淑女,君子好逑”,“淑”,是和柔美善的意思;我们说“气之动物,物之感人”,春至则阳生,所以“淑气”指的是春天和暖的阳气。“淑气”就“催黄鸟”,“黄鸟”即是黄莺,这一句是说,春天那和暖的阳气使得黄莺鸟的叫声一天比一天多,也一天比一天好听了。“晴光转绿”,“晴光”就是日光。日光在哪里转动?在绿色的草上。“”是水中的一种植物。他说,水面上绿色的叶随着水波的流动而摇荡,阳光就在叶上闪动,在水波中反射出美丽的光影。这一联也是一个很复杂的对句。“淑气催黄鸟”,你可以说“淑气”是subject,“催”是verb,“黄鸟”是object,是“淑气”催促得“黄鸟”都开始叫了;可是“晴光转绿”并不是说“晴光”转动了“绿”,而是“晴光”在“绿”上转动。可见,如果详细地分别起来,这两句的性质本来不是完全相同的,只是因为中国的文法比较宽松,这个动词可以颠来倒去地用,所以这两句也就可以对起来了。
另外,这两句中“催”和“转”两个字用得非常好。在诗里边常常会有一个最重要的动词,能够使这首诗活起来,我们就管这个字叫“句眼”。人常认为眼睛最重要,孟子说:“存乎人者,莫良于眸子。”用现在比较摩登的话说即“眼睛是心灵的窗口”,就是说一个人,你内心里有什么思想、什么感情,你的眼睛最能够将它表露出来。同样,诗的句眼能够把一首诗的精神,把那个感发的生命传达出来。有一个故事,说宋朝的王安石曾经写过这样一句诗“春风又绿江南岸”,当然这是最后改定的一句。在此之前,他写过“春风又过江南岸”“春风又满江南岸”,他换了很多字,可都没有这个“绿”字好。因为你说“过”或者说“满”,那只是说明春风经过江南岸了,而你用了一个“绿”字,就把它形象化了。因此,“绿”就是这句诗的句眼。同样,在“晴光转绿”这一句中,“转”是句眼。你如果换成“在绿”,那就显得很死板了。所以王国维在《人间词话》中特别标举“境界”一词。所谓“境界”,就是能够引起人感动和感发的这样一个作品中的世界。他在批评宋人的词时说:“‘红杏枝头春意闹’,着一‘闹’字而境界全出。”“闹”表示花开得很繁盛、颜色很丰美的样子,他说,宋祁只用了一个“闹”字,就把那种具体而真切的感受完全表达出来了。接着他说:“‘云破月来花弄影’,着一‘弄’字而境界全出矣。”——云彩散开后,月亮出来了。你如果说“花有影”,那等于废话,花当然有影子了;可若是说“花弄影”:花在风中摆动,好像花自己在舞弄它的影子一样,这就使境界活泼起来了。知道了这些,我们再来看杜审言的诗就会发现,他往往能够找到几个最恰当的字,把一个原本很复杂的景象写得那么浓缩,这是杜审言五律的一个好处。
还不止如此,刚才我们说初唐诗歌讲究一种配合的艺术。其实,晋代著名文学批评家陆机在其《文赋》的序中也曾说过类似的问题。他说自己写文章的时候,“恒患意不称物,文不逮意”——使我常常感到烦恼的有两个问题:一个是没有适当的意思来配合所要写的题目;一个是有了好的意思,却不能够用文章恰当地把它传达出来。而杜审言诗的另一个好处就是他的“意”跟他的“物”是相称合的;他的“文”也是能够恰到好处地传达他的“意”的。这首诗的题目是《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》,首联的“宦游人”点出来和诗的对象是“晋陵陆丞”,“物候新”点出“早春”的季节;颔、颈两联都是写“游望”所见的景色,现在就只剩下“和”了。
“忽闻歌古调,归思欲沾巾。”“歌”就是吟,指吟诵一首诗;“古调”在这里指晋陵陆丞的原作。中国儒家尊重古代,常常以古为美。比如赞美一个人,说你高古,说你的作品大有古意等等。当然,我们不能忽视古代的传统,但是你也要瞻望未来,从这个传统中向前走出去,只不过习惯上以古为美所以这么说罢了。“思”在这里读sì,中国的文字词性不同时,读音就不同,刚才我们已经强调了“和”字的读音。同样,“思”是动词时,比如思想一个问题,我们就念sī;如果是名词,说你有一种情思,这时就要念sì了。“忽闻歌古调”就是说,我忽然间听到你作了如此高古的一首诗,于是引起了我的感动。我们可以想象,一定是晋陵陆丞的诗里边写了怀念家乡这样的感情,所以引起了作者的“归思”——我什么时候才能回到我的家乡去?于是“欲沾巾”——吟诵了你的诗,我忍不住要流下泪来,沾湿了我的巾帕。最后这个“巾”是手巾的巾,有的本子把它写成“襟”,是不对的。因为这个“襟”跟这个“巾”不在一个韵目里边,这点我们一定要注意。
附:
杜审言传
杜审言,字必简,襄州襄阳人,晋征南将军预远裔。擢进士,为隰城尉,恃才高,以傲世见疾。苏味道为天官侍郎,审言集判,出谓人曰:“味道必死。”人惊问故,答曰:“彼见吾判,且羞死。”又尝语人曰:“吾文章当得屈、宋作衙官,吾笔当得王羲之北面。”其矜诞类此。
累迁洛阳丞,坐事贬吉州司户参军。司马周季重、司户郭若讷构其罪,系狱,将杀之。季重等酒酣,审言子并年十三,袖刃刺季重于坐,左右杀并。季重将死,曰:“审言有孝子,吾不知,若讷故误我。”审言免官,还东都。苏颋伤并孝烈,志其墓,刘允济祭以文……
初,审言病甚,宋之问、武平一等省候何如,答曰:“甚为造化小儿相苦,尚何言?然吾在,久压公等,今且死,固大慰,但恨不见替人”云。少与李峤、崔融、苏味道为文章四友,世号“崔、李、苏、杜”。融之亡,审言为服缌云。
……
审言生子闲,闲生甫。
(节选自《新唐书·文艺·杜审言传》)
【译文】
杜审言,字必简,襄州襄阳人,是晋代征南将军杜预的后代。他中了进士后,当了隰城县尉。他依仗自己才学高深而傲岸自大,瞧不起别人,因而很为当时的人们所忌恨。苏味道任吏部侍郎时,杜审言参加铨选考试,答完卷子一出来,便对人讲:“味道必死!”人们很吃惊地问他什么原因,他说:“他看了我的卷子,肯定会羞愧而死。”又曾对人说:“我的文章应当让屈原、宋玉做我的属官,我的书法应当让王羲之俯首称臣。”他的骄傲放荡大致如此。
杜审言屡次升迁担任洛阳丞,因事获罪被贬为吉州司户参军。司马周季重、司户郭若讷罗织他的罪名,把他关在监狱里,将要杀他。季重等人喝酒正酣畅时,审言的儿子杜并,只有十三岁,衣袖里藏着刀,在座位上刺死了季重,左右的人也杀死了杜并。季重将死,说:“审言有孝子,我不知道,若讷故意耽误我。”审言因此被免去官职,回到东都洛阳。苏颋哀痛杜并孝顺刚烈,题写了他的墓志,刘允济撰写了祭文祭奠他……
当时,审言病重,宋之问、武平一等人去问候他怎么样了,杜审言回答说:“我很被命运那小子忌恨,还有什么可说的呢?然而由于我的存在,也把你们大家久久地压在了下边。如今我要死了,你们当然会感到快慰,但遗憾的是尚未见到替代我的人出现。”他年轻时与李峤、崔融、苏味道被称为文章四友,世人称他们“崔、李、苏、杜”。崔融死的时候,审言为他穿了丧服。
……
审言生了儿子杜闲,杜闲生了杜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