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育培训机构大全
证书报考时间,报考条件

古诗《子夜吴歌》原文,翻译及赏析

  子夜吴歌

长安一片月,

万户捣衣声。

秋风吹不尽,

总是玉关情。

何日平胡虏,

良人罢远征?

【题解】

六朝乐府有《子夜歌》,因为主要在江南吴地流行,所以也称《子夜吴歌》。《晋书·乐志》说“吴歌杂曲,并出江南”。吴歌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很早,顾颉刚认为其起源“不会比《诗经》更迟”,其内容则主要是“小儿女口中的民间歌曲”。多写男女之情,其中不少是女子思念丈夫的哀怨之情;也有唱到家乡风情、人生苦乐之类。形式是五言四句,语言清新婉转,如《大子夜歌》所唱的:“歌谣数百种,子夜最可怜。慷慨吐清音,明转出天然。”《子夜吴歌》中有一种变曲,叫《子夜四时歌》,是根据春、夏、秋、冬四季的特点来写的。

李白善于向民歌学习,《全唐诗》直接提到“吴歌”者近二十处,其中他一人就独占七处。李白的这组《子夜吴歌》,共四首,这里所选是第三首,写闺妇对征夫的思念。

  句解

长安一片月,万户捣衣声

这两句让人产生苍茫寥廓、似愁似怨的情思。秋夜里,唐朝的国都长安城(今陕西西安市),白天的繁华与喧嚣已远去,到处是水一样浮动着的月光。因为是秋月,显得特别高远与皎洁,给人以冷月无声之感。这时,传来了千家万户的捣衣声,此起彼伏,绵延不绝。“捣衣”,是将衣料放在石砧上用木杵捶击,使之绵软,以便裁缝。秋天,是缝制寒衣的季节。秋天,又容易引起人的悲感,如宋玉在《九辩》中所说“悲哉秋之为气也,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”。

见月怀人是古典诗歌传统的表现方法。唐人张若虚在《春江花月夜》中写道:“玉户帘中卷不去,捣衣砧上拂还来”,那挥之不去的,是月光。在李白的笔下,更是深切的思念。这两句既写自然之景,又融进了生活情景,而且不露痕迹地借景抒情。王夫之讲情与景的关系,曾举例说:“景中情者,如‘长安一片月’,自然是孤栖忆远之情。”

秋风吹不尽,总是玉关情

秋风吹不尽的,总是思念玉门关的情思。“玉关”,即玉门关,频见于中国史书古籍,唐诗中亦有不少名句,如“羌笛何须怨杨柳,春风不度玉门关”。玉门关是古代中国西北疆域内的著名重镇,历史上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和交通要塞。根据历史文献记载,唐军与北匈奴曾多次在玉门关大战。由此我们明白,之所以情牵玉门关,是因为那里有身在边关的亲人。“玉关情”三字蕴含深厚,有对久别丈夫的思念,有对亲人冷暖的关切,有对安危的担忧,有对早日团聚的渴望,等等。这两句好像是诗人从旁体味,又好像诗人与万户人家心意相通。

对“秋风吹不尽”一句有不同的理解。有人认为,妻子思夫之情深切绵长,是萧瑟秋风吹不尽的。有人则认为,它是承上句而来,指“万户捣衣声”风吹不尽,风送砧声,声声都是怀念玉关征人的深情。“总是”二字,表明情思的执着与无穷无尽。此句虽然见境不见人,而人物俨在。

月夜、秋风、捣衣、怀人,类似的情景在子夜民歌中也有,如“风清觉时凉,明月天色高。佳人理寒服,万结砧杵劳”,“白露朝夕生,秋风凄长夜。忆郎须寒服,乘月捣白素”。但是,李白的诗不仅语句更为流畅,而且内容也深厚得多。李诗不是一般性的怀人,而是对边关亲人的思念;不是个别的,而是一个群体,具有代表性。

何日平胡虏,良人罢远征

什么时候才能扫平胡虏,丈夫从此停止远征?清人田同之曾说:“余窃谓删去末二句作绝句,更觉浑含无尽。”若果真如此,确实“含蓄”了一些,但内容上必然受损。正是有了这两句,才如沈德潜所说,“本闺情语而忽冀罢征”,使诗歌思想内容大大深化。再说,慷慨天然即是民歌本色,“不知歌谣妙,声势出口心”。因此,由传统的四句增为六句,不单是对子夜吴歌形式的扩展,而且也是诗歌本身抒情的深化。诗人不再是旁观者,而是以思妇的口吻,呼出众人心声:什么时候才能停止战争,亲人相聚,过上和平幸福的生活?这已不仅仅是一己之情。它反映了战争给无数家庭带来的痛苦,广大民众对和平生活的强烈愿望。沈德潜对诗的末二句作了更深入的分析,他说:“不言朝廷之黩武,而言胡虏之未平,立言温厚。”他认为这首诗还包含着对朝廷穷兵黩武政策的委婉批判。“良人”,是妻子对丈夫的称呼。“胡虏”,胡是对西北少数民族的泛称,虏,是对敌人的蔑称。

评解

宋代王安石曾说,李白的歌诗“豪放飘逸,人固莫及,然格止于此,不知变也”。事实上,从现存李白的一百多首乐府诗看,不仅大都写得清新自然,还能一变其怪伟奇绝、纵横恣肆的总体风格,具有婉转缠绵、蕴藉含蓄的特色,即所谓“微而彰,婉而丽”。《子夜吴歌》正是如此,它既保持了浓郁的民歌风格,又在内容和形式上有所创新。

赞(0)
分享到: 更多 (0)

本栏目分享各类证书的报考资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