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发白帝城
朝辞白帝彩云间,
千里江陵一日还。
两岸猿声啼不住,
轻舟已过万重山。
【题解】
白帝城,在今四川省奉节县东的白帝山上,是长江三峡的西起点。李白到白帝城不是去游览,他是在流放途中经过这里。天宝十四载(755),安史之乱爆发。永王李璘以抗敌为号召,在江陵起兵。李白怀着抗敌平乱的志愿,参加了李璘的幕府。不料,永王与肃宗发生矛盾,不久即被肃宗所杀。李白也因此获罪,先被关在浔阳监狱,后又被流放夜郎(今贵州桐梓县一带)。
肃宗乾元元年(758),李白逆长江西上,将经过湖北、四川,到几千里之外的夜郎去。当时他已经是五十八岁的老人了,报国无门,反而获罪,心情之悲苦可想而知。李白在途中苦熬了约一年,于肃宗乾元二年(759)三月,行至奉节白帝城,朝廷因大旱而大赦天下,消息传来,李白怀着“旷如鸟出笼”的喜悦,迫不及待地乘船东下江陵(今湖北江陵县),故诗题一作“下江陵”。这首诗就描述了他被赦东还行时的行程和心情。
也有一些人认为,诗中履险如平的那种青春的豪气,无所忧虑的轻快心情,应属于初出蜀门时的李白,也就是说作于诗人二十五岁出蜀那年。
句解
朝辞白帝彩云间
清晨,朝霞满天,诗人就要踏上归程。他从江上往高处看,但见白帝城彩云缭绕,如在云间,景色多么绚丽!应该说,此时诗人心头也正沐浴着灿烂的霞光。“彩云间”,是写早晨景色,由晦冥转为曙光,这与诗人劫后余生的喜悦之情十分和谐。同时,从中也可见出白帝城之高,这就为作者乘船从高处往低处急流而下,一日到达江陵的下一句诗做了铺垫。
千里江陵一日还
千里之遥的江陵,一天之间就回还。北魏地理学家、散文家郦道元《水经注》说:“自三峡七百里中,两岸连山,略无阙处;重岩叠嶂,隐天蔽日,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。至于夏水襄陵,沿溯阻绝。或王命急宣,有时早发白帝,暮到江陵,其间千二百里,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。”李白此诗化用“早发白帝,暮到江陵”,一方面使表现舟行快绝的字句凝炼了许多,同时又注入了充沛的感情。作者在流放途中所作的《上三峡》诗里说:“三朝上黄牛,三暮行太迟。三朝又三暮,不觉鬓成丝。”回想那时,船只绕着黄牛山打圈子,三天三夜就像一步也没挪动,差点让人愁白了头,行程是何等的艰难,人心又是何等的悲苦!没想到上行几个月的路程,如今一朝一夕间就越过。“千里”和“一日”,以空间之远与时间之短作对比。“还”,归来也。它不仅表现出江流之快、归舟之疾,也透出遇赦后重获自由的喜悦、轻快感。
两岸猿声啼不住
两岸猿猴啼声不断,回荡不绝。有论者持别推重这一句。桂馥说:“妙在第三句,能使通首精神飞越。”施补华说:“中间却用‘两岸猿声啼不住’一句垫之,无此句则直而无味。有此句走处仍留,急语仍缓,可悟用笔之妙。”这句诗的妙处固然在于造成了文气的疏宕和回旋,但更主要的,乃是与下句连读,真实地再现了穿越三峡的行程在诗人心中留下的印象。因为船行如飞,因为喜获自由,两岸山峦一闪而过,叫人目不暇接,诗人此时归心似箭,似乎也无意赏景。因而视觉的印象很模糊,但听觉的印象却是十分清晰。“啼不住”,并不是说三峡两岸猿猴一直在不停地鸣叫,而是衬托出船速飞快,第一只猴的叫声未绝于耳,第二只猴的叫声又传来,就像呼呼掠过的江风一样,无头无尾,连续不断。三峡中,“常有高猿长啸,属引凄异”,故渔者歌曰:“巴东三峡巫峡长,猿鸣三声泪沾裳。”李白此时心境不一样,因此,他突破了以前咏猿诗哀愁、悲伤的氛围,将欢悦的心绪和浪漫的情调融入其中。
轻舟已过万重山
猿猴的啼声还回荡在耳边,轻快的小船已驶过连绵不绝的万重山峦。诗人先写猿声,继写轻舟,用一个“已”字把“啼不住”和“过万重山”联结起来,借猿声回响衬托轻舟的快捷,这种修辞手法是十分巧妙的。为了形容快,诗人除了用猿声山影来烘托,还用了一个“轻”字,别有一番意蕴。顺流而下,行船轻如无物。尚在流放途中时,诗人感觉是“夜郎万里道,西上令人老”,而现在,重负已释,又如何不令人轻松呢?待万重山一过,诗人历尽艰险重上坦途的快感,也就不言而喻了。这最后两句,既是写景,又是比兴,既是个人心情的表达,又可视为人生经验的总结。
评解
全诗虽无一个快字,但我们却分明感觉到:一是舟行之快,二是人心之快。诗人急欲还归的心情,洋溢于明快的诗歌节奏中。全诗写景抒情,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地步。此诗有一种历久弥新的鲜活感,无论我们是否经过三峡,也无论我们何时去过,每每读起,总觉得如在目前。更重要的是,其中的快意叫人心情轻松畅快,使人神远,因此百诵不厌。